2020年,宣威市認真學習國務院、省和曲靖市有關政府信息公開工作的法律、法規(guī)和文件精神,緊緊圍繞全市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大局和人民群眾關切,不斷豐富信息公開內容,拓寬信息公開形式和渠道,增強信息公開質量和實效,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和監(jiān)督權,助力全市深化改革、經(jīng)濟發(fā)展、民生改善。現(xiàn)將2020年政府信息公開年度工作報告如下:
一、總體情況
2020年,宣威市高度重視,提高認識,把推進政府信息公開工作擺上議事日程,進一步加強政策解讀,回應社會關切,豐富公開內容,拓寬公開渠道,創(chuàng)新服務方式,健全制度機制,做到有專門機構、有專職人員、有專門平臺、有專項經(jīng)費、有制度保證,確保了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健康有序推進,有效保障了人民群眾對政府工作的知情權、參與權和監(jiān)督權。
(一)強化組織領導,推進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宣威市高度重視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市人民政府成立了常務副市長任組長,辦公室主任、分管副主任為副組長,市直各部門主要負責人為成員的政府信息公開工作領導小組,明確工作職責,每次政府常務會,都專題研究解決政府信息公開工作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全力保障政府信息公開工作順利推進;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在市政府辦公室,由宣威市政府信息公開管理服務中心負責推進、指導、監(jiān)督、協(xié)調全市政府信息公開工作。
(二)完善監(jiān)督考核體系,提升政府信息公開水平。建立依法依規(guī)、職責清晰、運轉高效的組織保障機制,按照國務院、省、曲靖市和宣威市有關文件部署要求,將政務公開工作納入全市綜合考核體系,明確分值權重,加大考核力度,將政務公開工作規(guī)則固化到現(xiàn)有業(yè)務流程中,做到政務公開操作與其他業(yè)務工作有機銜接、緊密結合、同步運作。嚴格按照中共宣威市委 宣威市人民政府關于印發(fā)《宣威市2020年市直部門(單位)綜合考核實施細則》(匯編)的通知(宣發(fā)〔2020〕128號)和中共宣威市委 宣威市人民政府關于印發(fā)《宣威市2020年鄉(xiāng)(鎮(zhèn)、街道)綜合考核實施細則》(匯編)的通知(宣發(fā)〔2020〕129號)文件要求,出臺宣威市政府信息公開考核細則及實施辦法,對宣威市市直政府工作部門、鄉(xiāng)(鎮(zhèn)、街道)進行2020年政府信息公開工作情況考核,督促檢查全市政府信息公開各項工作的落實。通過監(jiān)督考核工作,進一步增強全市各級各部門政府信息公開工作責任感和緊迫感,不斷提高政府工作透明度,確保全市政府信息公開各項工作穩(wěn)步推進。
(三)圍繞民生領域,扎實開展政府信息精準推送工作。對照基層政務公開標準化規(guī)范化目錄編制,重點篩選涉及民生的征地補償、拆遷安置、保障性住房、危房改造、扶貧脫貧、涉農補貼等點多面廣、覆蓋面大的信息數(shù)據(jù),采用電子郵箱、紙質賬單等方式定向精準推送。依托政府門戶網(wǎng)站、“云南通宣威市”、“宣威發(fā)布”微信公眾號等公開載體,積極搭建“政策直通車”平臺,為市場主體量身定做“政策包”,提供點對點、個性化推送,讓市場主體第一時間享受政策紅利。
(四)健全政策解讀工作機制,提升解讀回應效果。按照《宣威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做好政府政策文件解讀工作的通知》宣政辦發(fā)〔2020〕30號部署要求,建立健全完善政策宣傳解讀機制,按照“誰起草、誰解讀”原則,堅持解讀方案、解讀材料與政策文件同步組織、同步審簽、同步部署,通過政府門戶網(wǎng)站、政務新媒體等多種渠道和簡明問答、圖表圖解、音頻視頻等形式,對涉及群眾切身利益、影響市場預期等重要政策進行宣傳解讀,及時準確傳遞政策意圖。針對政策實施和重大項目推進過程中出現(xiàn)的誤解誤讀,要及時回應、解疑釋惑。規(guī)范回應工作機制,按照屬地管理、分級負責、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依法依規(guī)明確政務輿情回應主體,把握輿情回應標準,建立健全輿情收集、研判、會商、處置、回應和激勵約束機制,不斷提升解讀回應效果。
(五)嚴格保密審查制度,規(guī)范信息發(fā)布流程。2020年,宣威市以嚴格保密審查制度、規(guī)范信息發(fā)布流程為抓手,不斷提升政府信息公開工作管理水平。在保密審查工作方面,嚴格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宣威市政府信息公開保密審查制度》等有關規(guī)定要求,按照“誰公開誰審查”“誰審查誰負責”和“先審核后公開”的原則,明確保密職責,嚴格審查程序,全年未發(fā)生因政府信息公開審查不當或保密審查機構未履行保密審查職責而引起的失泄密情況。
(六)結合基層實際,拓寬基層政務公開渠道。宣威市全面貫徹落實國家、省和曲靖市關于全面推進基層政務公開工作標準化規(guī)范化部署要求,已完成26個重點領域和全市29個鄉(xiāng)(鎮(zhèn)、街道)的基層政務公開目錄編制工作,并在政府門戶網(wǎng)站 “基層政務公開”專欄專題發(fā)布。同時,積極拓展政務公開渠道,將政務公開的觸角延伸到最基層,充分利用農村(社區(qū))公示公告欄、鄉(xiāng)村應急廣播、電視、報紙等媒介和渠道公開發(fā)布政務信息,方便群眾查詢獲取。依托市政務服務大廳、便民服務中心、不動產登記中心等便民服務事項集中的窗口單位和檔案館、圖書館等公共服務部門,設立政務公開專欄,制作政務公開流程圖,做到統(tǒng)一標識、統(tǒng)一設施、統(tǒng)一功能、統(tǒng)一管理,同時提供政府信息查詢、信息公開申請、辦事咨詢答復等服務,最大限度為企業(yè)和群眾辦事提供優(yōu)質高效便捷的服務。
二、 主動公開政府信息情況
三、收到和處理政府信息公開申請情況
四、政府信息公開行政復議、行政訴訟情況
截至2020年12月底,全市通過政府門戶網(wǎng)站、市委、市政府官方微博、宣威發(fā)布微信公眾號、云南通宣威黨政客戶端等政務信息公開平臺,發(fā)布重大決策、“三公經(jīng)費”財政預決算情況、重大事項等涉及民生領域的政府信息1600余條,接處政府信息依申請公開7件、“96128”專線920余件,發(fā)布《政務通報》12期,開展重大決策事項公示100余件、重點工作通報60余次、決策聽證12次、政策解讀28件。切實保障了人民群眾的知情權、參與權、監(jiān)督權。
五、存在問題及下步工作打算
從總體上看,全市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取得了階段性成效,但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的要求和人民群眾的期待還存在一定差距。一是部分部門對政府信息公開工作重視程度不夠、認識不深,把該項工作單純的理解為政務信息的發(fā)布,對重要政策解讀的理解存在誤區(qū),僅僅是在單位內部傳達學習上級政策文件,對本部門出臺的相關政策解讀不及時、不規(guī)范。二是政府信息主動公開的范圍和內容亟需深化改進。全市重點領域的政府信息雖已按要求主動公開,但公開的范圍仍然不夠廣。三是業(yè)務水平不高,信息公開工作涉及面廣、政策性強,但部分部門仍存在積極性和主動性不夠等問題。下步工作中,我們將著力做好以下工作:一是進一步規(guī)范提升主動公開工作。嚴格執(zhí)行相關政策文件規(guī)定的主動公開范圍和事項,進一步拓展和深化政府信息公開的內容和范圍,努力提高信息公開的質量。繼續(xù)抓好政務公開工作要點落實,緊扣上級工作部署,不斷加強政策解讀工作。二是加強政府信息公開平臺和載體建設。積極主動建設政府信息公開平臺建設,優(yōu)化調整政府信息公開平臺的欄目和功能,擴大政府信息公開渠道和范圍,提高更新速率,改進公開方式,提升政府網(wǎng)站吸引力和親和力。加強新媒體在政務公開工作中的運用,積極有效引導社會和網(wǎng)上輿情,讓廣大社會公眾共同參與到全市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工作中。三是強化政府信息公開制度和機制落實。繼續(xù)抓好政府信息公開前審查實施辦法、政府信息依申請公開工作規(guī)程、政府信息發(fā)布規(guī)范和責任追究等政府信息公開配套制度的落實,促進政府信息公開規(guī)范化、常態(tài)化開展。四是加強政府信息公開工作理論學習和業(yè)務培訓。進一步適應新常態(tài)、新思路,在不斷提升全市政府信息公開工作整體水平的同時,重視干部職工理論知識學習和業(yè)務技能培訓,提升專業(yè)素養(yǎng)。